
摩登登录注册_中国能见到的最早绘画作品《鹳鱼石斧》图
中国绘画的始姐,按传说是黄帝的大臣史皇,创造出中国最原始的绘画是黄帝时代的衣冠制度,如天子的皇冠『冠冕』及天子的龙袍『衮衣』上,仓颉用文字画成各种图形,而史皇便在衣冠上点缀一些彩色花纹,这就是所谓的『五采之绘』,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绘画。
而中国能见到的最早的一幅绘画作品应该说是《鹳鱼石斧》图了。 1978年,在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瓮葬棺“鹳鱼石斧”彩陶缸。彩陶缸面上是一幅带有图腾标志性质的彩色绘画作品,内容为鹳鸟叼鱼和带柄石斧,石斧手柄上刻有网状花纹。它是研究原始社会生活和绘画艺术以及装饰艺术的可贵资料,是一件仰韶时代的陶缸彩画,又是一幅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拙优美、富有意境的绘画艺术品。红陶缸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画面高37厘米,宽44厘米,占满了筒形腹部的一半。因画面上的水鸟与我们常见鹳鸟相似,所以在发掘报告中被命名为“鹳鱼石斧图”。鸟有长喙,高脚,短尾,通体白羽,是鹳鸟的形象。鸟嘴叼着一条大鱼,鸟眼圆睁有神。在鹳鸟的前方,画着一把立置的长斧,斧柄上绘着X状标号,可能是象征着权威的器物。这幅画的表现技法较为丰富,白鹳用没骨法画成,鹳眼、鱼和长斧的轮廓用黑线画出。笔法多变,苍劲有力。鹳鸟形象比例准确,神态生动,这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最大的一幅陶画。“鹳鱼石斧图”的发现,展示出中华民族的高度文明,反映了人类绘画萌芽时期的艺术风格,呈现出华夏文化的光辉,体现了中国史前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2003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珍宝,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鹳鱼石斧图”的绘画艺术,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图案向物象绘画的发展,拉开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序幕。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西安半坡、甘肃马家窑、陕西临潼姜寨等地,出土了大量彩陶,纵观其图形有动物、人面、鱼、鹿、双鱼纹、几何图形等。从彩陶纹饰上来看,仍属于在不同器形上美化陶器的装饰性图案。但是,绘画却不受器物形状的限制,而且具有明确的主题反映。原始社会时期的绘画,不仅仅是装饰陶器、表现自然现象的作用,也将其社会形态、思想意识等深层次的内容于以透视,反映出某种真实的生活形象,与优美的构图有机地柔和在一起。《鹳鱼石斧图》就是艺术家对当时农耕和鱼猎经济的真实写照。这幅陶画没有背景,只有一鸟一鱼一石斧,可是一看就会把人带进五千年前的生活中去,这就是意境力量的所在。鹳和鱼没有明显的时代区别,而捆绑在棍棒上的石斧,就好像画家落款的年号一样,透视出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情境,准确地标志出了那个时代的符号,使人联想到在那苍茫的原野上,原始人群拿着石斧在紧张地耕作;在清清的小河边,站立着一群点点白鹳,突然一只老鹳叼起了一条大鱼,鱼儿还在无力地摆动着尾巴。这一生动的镜头被富有感情的画家,挥笔画了出来,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这就是“鹳鱼石斧图”陶画的主题思想。我们之所以把“鹳鱼石斧图”说是中国最早的陶画而不称为图案,其含意也正是如此,因为这幅陶画已经具备了中国画最基本的要求。
1978年出土的陶缸 1982年复原后的陶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