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请稍等

摩登登录注册

文章

Home 摩登三平台注册官方 摩登3注册开户_2012中国美术发展报告
Home 摩登三平台注册官方 摩登3注册开户_2012中国美术发展报告

摩登3注册开户_2012中国美术发展报告

摩登三平台注册官方 by

                                             
2012中国美术发展报告 

     2012年,全国广大美术家和相关从业者,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的使命召唤,同心协力、精诚事艺、开拓进取,努力推动中国美 术继续朝着开放多样、健康活跃、繁荣兴盛的方向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协作支持下,2012 年的美术事业在管理、创作、展览、研究、教育、传播、公共文化服务以及美术市场和产业诸多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 发展概况

     2012年,国家着重以规划方式加强对艺术事业的宏观管理,出台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文化部的规划制定了“国家艺术创作引导扶持工程”,并将“国家美术发展计划”纳入其中。一些地方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相关的规划.文化部还根据国务院的有关决定,发布了《文化部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加强对艺术品市场的管理。中国文联于年初九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关于践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并发布《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为美术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恪守艺术职责、规范职业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这些综合发挥引导、规范和自律作用的宏观管理举措,为繁荣发展美术事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在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宽广的文化视野中,全国美术家以开放自信的心态和活泼多样的取向积极开展艺术创作,推出一大批展现当代 中国精神风貌,充满创造热情和探索精神,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优秀美术作品。美术家们立足中华文化沃土,汲取中外艺术养分,在社会生活中采撷素材、酝酿情感、提炼主题,以多样的路 径和扎实的技巧展开艺术创作,从体裁、题材、形式、手段上全面推进,追求增强艺术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的探索和创新,以至美术 创作的思想观念、风格面貌和精神品格都呈现出可喜的变化。随着“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实施,主题性美术创作热情被再次 激发。发达的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也给美术创作提供了新手段、新 媒介和新空间。美术创作的繁荣局面,也呈现为全国范围各类创作机 构的大量涌现。各级政府部门、各党派团体、各社会系统单位,纷纷成立画院或投资民营画院,营造了全社会美术热的氛围,在美术创作 和鉴赏流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国美术展览活动丰富多彩,各式展示平台为活跃美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到12月初为止,全国较大规模的美术展览达 2500多个。这些展览中,最有声色的是由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和文联、美协等专业团体,围绕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 70 周年而组织的大型主题性展览,以及“年展”、“双年展”、“全军美展”等大型制度性展览和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设计艺术类的展览活动,今年也特别引人注目。就数量而言,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各种临时性展览。今年临展主要类型有:老一辈美术家的纪念展和回顾展,专题或专业性的研究展,实力派美术家的个人展,地方美术汇展和“走出去”、“请进来”的中外美术交流展。

   美术理论探索持续活跃。全国各专业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美术院校和专业刊物,频繁举行各种学术主题的论坛、研讨会以及专题讨论,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展览活动配合学术研讨也成为一种常规。一年的美术史论研究,全面梳理美术历史和当代实践,逐渐走出套用西方艺术理论为主的状态 , 提精撷粹 , 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呈现力求以立足中国文化立场的当代眼光深入发掘和把握中国美术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努力矫正那些被西方艺术阐释理论所误读的历史经验和理论范畴的学术取向。整理和搜集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基本史料的力度,也随今年一些专门机构的成立而得到加强。

  美术出版既求增量,更求品牌,整体形势大好。由多家出版社合作,历时 25 年精心打造的辉煌巨作《中国美术分类全集》(302卷)于今年竣工,“石渠宝笈”(彩图版)、“中国艺术文献丛刊”等重点图书也陆续出版。美术类图书的市场比重继续上升 ,2012 年市场码洋比重为 2.53%,码洋排名分别是书法篆刻类书籍、绘画技法、硬笔书法和美术理论。各种报刊、杂志、出版物、网络、影视新闻在宣传报道美术活动讯息的及时、快捷和信息覆盖量进一步提升,凭借现代传媒,美术更充分地进入广大民众的生活和视线。

  全国各主要美术院校重视校际学科联系,在美术史、艺术教育等相关学科领域进行广泛的交流。一些院校新设综合艺术系、新媒体系和实验艺术系等,高等美术教育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全国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国家培训计划继续实施。中国美协也采取选送优秀中青年美术家赴海外研修、与美术院校共建青年美术家培训基地、实施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训发展计划等措施,持续推动中青年美术人才的培养。美术招考持续走热,报考中央和地方美术院校的考生人数继续增加,如 2012 年,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美术院校报考人数均逾万名。随着国内艺术类院校竞争日趋激烈,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激增,去向主要集中于美、英、法等国。如据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的统计数据,赴美留学生平均每年增长 3.5% 到 5%,占全美总留学人数 10% 左右。持续增多的海归艺术家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队伍的组成部分。

  2012 年里,我国各级美术馆基本实现了免费开放,年内开展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整体提升了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了馆藏优秀美术资源的美育惠民作用。各地美术馆场馆建设如火如荼,美术馆已成为很多地级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除国有美术馆新建、扩建、改建热潮涌动外,企业投资和民营美术馆的数量也日益增加,调查显示,全国 95% 的民营美术馆背后有地产商的支持。各地的名家美术馆以及外资美术馆依凭名人声望和作品资源,也加入到美术馆队伍之中。在政府引导下,美术馆界的交流与合作更为频繁深入,美术馆的专题性特色更加显著,从业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由此形成聚合态势,逐渐成为美术活动的策动者和引领者。

  美术类的文化产业仍然是文化产业态的重要板块,是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了对文化创业园的建设力度,据统计,到今年 4 月份,全国已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216 个,广东、上海、江苏位列前三名,均超过90 个。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密集地区,与商业地产走势有较高重合度。这些园区吸纳了大量画廊、民营美术馆以及职业艺术家,譬如在北京宋庄生活、创作的艺术家就有 5 千余人,其中包括画家、雕塑家、摄影家、表演艺术家,以及 200 多名外国艺术家,全部从业人员超过 15000 人。

   在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艺术品市场继续呈现全面缩量和调整的势头。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大中华地区艺术品秋季拍卖成交总额为255.9 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约 50%。其中书画占总成交额 50%,瓷器占22%,油画占 9%,当代艺术则下滑严重。然而,在严峻形势下,政府大力培育和扶持一级市场的努力依然取得一定的成绩。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被调研画廊今年年销售总额在 100 万元至 300 万元区间的占33%,数量有所攀升,总额在 500 万元至 1000 万元区间的占到 22%的份额,而总额在 1000 万元以上的虽有所收缩,但也占据了 11% 的份额。中国嘉德、保利的“走出去”和苏富比的“走进来”,显示了行业结构的变动,这既活跃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也推动着它的国际化进程。

二、 思潮与新作

  整体而言,2012 年的中国美术发展,在目标、方式、格局和走向方面都与 2011年保持着很强的连续性。由这种连续性所显示的平稳状态,表明中国美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种贯穿思想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整体性在随之加强。考察和审视这种整体性,它不是突兀的,而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中,通过长期思想、实践的砥砺、激荡而逐渐形成的。在 2012 年的特定情境中,契合中国现代化发展宏观运势、融汇日益增进的社会共识的整体性因素,在美术领域通过丰富多样的现实形态或具体事象,而以诸多思潮性表征鲜明地呈现出来。

1. 诉求文化自觉,挺立中国美术

  现代形态的中国美术,是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来自西欧、北美的思想和方法激烈地冲击了中华美术传统和以现实主义为核心的革命美术传统,引发了美术领域旷日持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变革,催生了林林总总的新观念、新样式、新手段。随文化变革机制的活跃,文化保守机制也活跃起来,这是中国文化作为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人类文化主流传统之一的必然反应。针对前者的一部分西化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倾向,后者突显了对文化民族性的根本诉求,并在现实中越来越多地获得因综合国力增强而提振的社会自信心的支持。中国美术的当代开展也由此呈现从重破到重立的转变,并日益表现出挺立民族文化主体性、充分认识和弘扬中华美术特质和精神的文化自觉要求。

  对美术界来说,2012 年是文化自觉要求最为突显的一年,它交织着文化强国的现实关切而构成思想理论层面的热点。年初,中国美协“中国美术现状研究课题组”提交了《美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问题思考》(课题负责人吕品田),这项课题研究报告从学理和实践层面深刻反思现代美术观念,提示了美术核心价值观建设所要解决的关乎文化自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3 月份,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召开“美术理论与文化强国”学术研讨会,就现代美术的中国模式、中国元素与民族传统、理论创新与民族根脉、美术理论的中国道路、美术理论的时代性、开放性与民族性等议题展开讨论。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提交的论文,其论题“美术理论与文化自觉”堪作会议的核心诉求,而他的一番话―“要走自己的民族艺术发展之路,形成民族的当代的批评标准,建构自己民族的话语体系,必须以文化自觉为先导”,也是当前理论界的共识表达。《美术》、《美术观察》等核心刊物,今年重点策划了“中国美术的自觉与主体精神”、“美术理论与国家形象”等专题笔谈,对这一理论热点进行深入探讨。

  中央美术学院今年结项的重点课题“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对20 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历程与线索、性质与形态、标尺与走向进行了全面清理,将中国的现代性内涵阐发为:艺术家对 20 世纪中国社会矛盾、民族危机和精神文化氛围以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加以应对的“自觉”上。作为中国美术“传统”与“现代”分界点的这种“自觉”,为进一步的“文化自觉”提供了一个支点。其他相关研究,如中央美院易英、宋晓霞等承担的“当代艺术实践与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战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孔新苗等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当代中国美术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等课题,也都突显出缘文化自觉路向探寻中国美术立身之道,回应文化强国现实关切的思想倾向。

2. 走出画室,到人民生活中去

  艺术的性质、功能、价值、内容与形式等 , 是对艺术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根本性问题。早在 70 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这些根本性问题作了明确的、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指出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艺术家必须到人民生活中去;同时,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带普遍性。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美术领域,一些人没有对艺术的这些根本性问题予以重视,创作上存在远离现实生活和人民大众的问题。 一些艺术家往往以“纯艺术”主张和“零介入”姿态对待艺术,曲解或滥用“创作自由”,将其绝对化为不讲社会责任担当的矫情自用,甚至藉之张扬鄙俗、放纵私欲,或一味地“向钱看”等等。

  对于由艺术根本性问题所引发的这些实践问题,美术界自有觉察,也一直在努力改变。2012 年适逢《讲话》发表 70 年周年,美术界在现实层面汇为一股强劲的艺术思潮―走出画室,到人民中去!一年里,在中国美协及全国各美术机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美术界广泛开展赴工厂、农村、部队等社会基层和革命老区采风、写生的活动。艺术家们纷纷走出自己的工作室,深入生活,接触现实,在“三贴近”的写生创作实践中体验人民生活,认识社会现实,积累创作素材,思考艺术的根本性问题。在写生创作中产生的一大批各种体裁的美术作品,透着鲜活生动的现实感和生活色彩,为美术界带来一股刚健清新美学气息,构成今年最值得称道、最富新意的创作成果。

   一年里,围绕重温《讲话》的精神,解读《讲话》的当代价值,深入认识《讲话》对艺术根本性问题的回答的主旨,美术界以座谈、笔谈等各种形式展开深入的思想讨论,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吴长江《挖掘人民生活的丰富矿藏,探寻美术创作的源头活水―纪念毛泽东同志 < 讲话 > 发表 70 周年》、王宏建《< 讲话 > 在当代的美学价值与指导意义》等理论成果,集中表达了美术界对《讲话》精神的当代认识,对美术家深入理解和践行《讲话》精神起到了积极的 引领作用。

3.“跨界”

   现代技术力量征服了世界的空间距离,拓展了社会交往的广度和深度。跨文化、跨地域、跨学科、跨行业、跨媒介的交流与互动,是当代最活泼的一种实践状态,也是人们普遍经历的一种生活现实。

   对 2012 年的美术领域来说,“跨界”不只是一个流行概念,更是最有影响、最为活跃的一种创作潮流。它的突显性,因为“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的隆重举行,也得到了加强。眼下许多艺术家尤其设计艺术家,都热衷以超出既定范畴或领域,涉及视野、材料、手段以至形式的多元综合方式,来表达“跨界”的生活经验或审美意象,也使“跨界”成了最前沿也最具现实基础的一种当代艺术探索。在这一路向上,综合材料绘画、雕塑以及装置艺术已然成为一种运行较为稳定的“常态”艺术实践,其声势及前沿性、实验性远不如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五花八门的“科学艺术”。横跨科学和艺术两大界的“科学艺术”,努力汇聚当代艺术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生态科学的前沿成果,集合艺术与科学的多元认识理念和多样表现形式,力求用新思路、新方法表现有关人类未来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的形态预言或想象规划。

   相对而言,在尚且难以类归的“科学艺术”中,以新媒体艺术的形态以及与现代生活的价值关系最为清晰。它综合视频、声音和文字的超级文本,既可以链接到其他文本之中也可以由多种路径进入。这种连结性特征,加上与人的即时互动优势和在互联网上瞬息万里的传播优势,新媒体艺术透着尚未定型的更多可能性。境像的虚拟性、交流的互动性、感知的沉浸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将使不断“跨界”的新媒体艺术焕发出无穷的美学魅力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4. 青年艺术潮

   2012 年,还值得从思潮层面来关注的就是“青年艺术潮”。严格地说,这并不是一个具有很强内在关联性的创作潮流,而仅仅是以年龄界线为划分的一大群艺术家―青年美术家。与上世纪的’85思潮涌现的青年画家完全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共同的思想口号和行动宣言,甚至也没有聚集在一起,而只是通过“展览”或“活动”方式才获得一种组合的整体性。由展览上的亮相来看,彼此的主题、样式、手段和风格并无太多的一致性。但是,当他们高频出场亮相时,他们就必然要进入社会视野,成为当下美术格局中的一个特别构成。

   然而,认真审视当下的“青年艺术潮”,在其不尽一致的美术创作中,青年美术家们依然显示了他们生长在一个和平、安稳、富裕时代所共有的一些代际特征,以及不同于长辈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认识和艺术状态。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首届CAFAM 未来展”,用“自媒体、蔓生长、微抵抗、宅空间、浅生活、未知数”六种归纳性视觉修辞,对这一切作了贴切而清晰的提示。

  “青年艺术潮”也很大程度地体现了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美术院校和研究机构对青年人才的重视。近年来,美术界采取资助研修、定向培训、设立奖项、展览宣传、市场推介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掘、扶持和培养青年人才。今年的活动尤其丰富,如“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研修班”、“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项目”、“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巡回展(北京)”、“北京国际青年艺术周”、“青年艺术 100”、“2012 第二届造型艺术新 人展”、“中国重点美术院校 2012 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首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等等。现在很多画廊着眼于未来,“青年艺术潮”也有来自市场方面的推动。

5. 设计艺术热

   设计学凭借复杂的多学科背景和强大的系统整合功能,已成为当今发展最快的前沿交叉学科,也被各国作为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新世纪以来,现代设计艺术在我国迅猛发展,其应用形态和产业形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为推动国家综合实力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今,在我国,对设计艺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然转化为一种认同程度极高的社会意识,而且尤为可喜的是,这种社会意识呈现向决策层面上升的势头。为此,设计艺术不仅构成一种声势浩大的艺术热潮,更成为践行于国家发展实践的一种生机勃勃的社会生产力。

   对于中国设计界来说,2012 年是设计活动高度活跃的一年,也是设计艺术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一年。今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以“设计提升城市品质”为主题,以“设计改变城市、设计走进生活、设计走进社会,设计关乎你我”为核心理念,吸引了各设计艺术领域的大量设计师包括许多国外设计师,这显示了中国设计日益增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中国设计大展”,以“时代・创造”为主题,作品涵盖平面、产品、空间和综合设计 4 个领域,为中国设计师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所有这些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活动空间或展览平台 , 都以其专业影响力和权威性,对当下中国设计艺术的实践取向和创新追求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创新与突破

1. 交汇融合,拓展美术形态

   作为活跃的“跨界”创作潮流的一个重要侧面,“当代艺术”范畴内的创作依然保持不断创新的势头,在媒介综合、图式交混方面多有出新,呈现许多颖异而富有启发性的表现手法和趣味。今年的很多展览中都有一些利用转化生活废品、生产遗弃物的作品。这些介于多种门类之间的“跨界”、“混搭”之作,突破了人们的习惯眼光,带来一种新的视界和感受。其中的观念性内涵也渐趋健朗明晰,敏锐应和着当代思想情感的变化,即便一些批判性很强的作品也不再使用那些血腥、暴力及违背常伦的方式,而代之以玩笑、戏谑的轻松情致, 以至赢得越来越多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理解和兴趣。政府也通过举办或扶持一些展览的方式,加强对“当代艺术”的引导,中国美协和北京市政府主办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就是一个代表性案例。如“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虽一如既往以架上绘画、雕塑为主,但两件获奖作品却是装置或准装置,说明其策划理念和评价标准已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传统美术门类的艺术家也在积极尝试新的媒材和手段,探索拓展艺术表现形态的诸多可能性,如“2012 中国当代陶瓷绘画艺术展”所展示的艺术家在陶瓷绘画方面的尝试。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利用废弃的大型矿业机器,重新加以焊接拼装,为大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作一件巨型钢铁《新九龙壁》。这样的作品不仅唤醒了凝结于废弃品中的老工业文化的情感记忆,更为“物尽其用”地保护环境、造就文化景观提供了新经验和新范式,实现了艺术创作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可视为当代艺术拓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2. 精研细琢,深掘美术内质

    2012 年的美术创新追求,还有“向内”进取的一路。在以国、油、版、雕为主体的传统美术领域,许多艺术家也在创新追求方面不懈探索。他们在坚守自身艺术特质和形态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在艺术的观念意涵、结构方式、形态质地、媒介特性、手段法式等方面,作锤炼艺术语言、更新表现形式的深度开掘,以求突破陈规和常态的创新推进。这无疑是更为艰难、更具挑战性,却又不容易被人注意而产生轰动新闻效应的沉静创新之路。

    这方面的创新成果,在本年度的一些展览上得到集中的呈现。以“水穷云起”为题的杜大恺作品展,展示了他一大批没骨走笔、色块立形、别开生面的探索之作,风格样式极富新意。“概念超越―2012 新工笔文献展”和“三矾九染―2012 中国当代工笔画提名展”上的作品,以“观念先行”方式营造貌似背离常理、既“邀约”又“阻隔”以至充满迷幻的“图像的游历”,提示了一种“非再现、非意向抒情、非形式审美”的“新工笔”概念及图像重构之新。同期开展的“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和“最绘画―中国青年油画作品展”,秉持“当代性”和“绘画性”两个主题理念,展现当代油画创作在取向“三度―表现的强度,语言的纯度,思想的深度”方面的创新成果。这类坚持“绘画性”,通过强化要素、纯化语言方式,深度表现“在当代”的精神体验的“向内”进取,是美术界今年特别突显的一种创新态势。

3. 多方开拓,发挥制度功效

   中国美术的繁荣不仅表现于艺术创新,还表现于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方面,许多有利于美术创作、美术家成长和美术事业全面发展的制度,如展览策划制度、人才培养制度、美术交流制度、美术推广制度、产业促进制度、市场交易与艺术品收藏制度等等,正在建立或逐渐完善之中。

    2012 年,美术界在制度方面多方开拓,让制度的机能得到更大的、更好的发挥。“CAFAM 未来展”由主办方的策展团队邀请国内外知名策展人进行提名,筛选参展的作品被置入经预先深入研究而确定的、切合年轻艺术家创作现状的 6 个主题单元进行展示,并配合一系列学术话题明确的讲谈、座谈和对谈活动。这种透着“田野考察”色彩、力图呈现艺术家创作状态的生态报告式展览,无论策展方式还 是展览模式都富有创新性。综合应届生毕业联展和展销会模式的“2012年首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其制度设计也颇有新意,对建设青年艺术家帮扶机制具有启发性。“2012 年北京画廊周”通过一系列的普及活动包括向社会投放艺术地图,这种艺术推广方式同样含有制度创新因素。中国美协艺委会工作会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 为各画种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

  在美术传播、美术惠民方面也有一些制度创新成果。如中国美协采取的“四惠基层”措施,即“美术作品送基层,美术写生带基层,美术设计用基层,美术文化种基层”,既让美术积极融入大众又让大众有更多机会接近艺术。一些美术馆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把美术馆装回家”的传播方式拓展。如中国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启动数字化观展导览系统,观众用自己的手机即可下载包括作品图像、内容介绍、 技法特点、背景知识等在内的美术信息,画面上的互动小游戏和场景还提供了奇妙的体验性解读,以至大大增强了展览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四、问题与思考

1. 美术管理分工不明确

   作为长期延续的美术管理体制,美术创作、展览、研究、教育、出版等领域,一直都有相应的官方机构进行管理。新世纪以来,由于美术事业繁荣和美术产业发展,大量从业人员进入美术领域,各种资本力量也参与角逐。受巨大的市场利益吸引或驱动,各个行业系统都热心于美术,纷纷参与美术活动,这使得原先美术管理体制面临巨大的挑战。现在,各方对美术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美术事业呈现多头发展、力量分散、格局紊乱的状况。如今,在美术管理上缺乏明确的职能分工,有的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有些部门把办活动作为利益来源,以各种名义操办的展览、遴选、评比和奖励活动频频不断,客观上形成多头管理,造成管理机制的松懈和紊乱。

2. 核心价值观相对缺失

   美术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我们在对待和把握造型艺术及相关方面所显示的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它集中体现着我们共同的审美理想,左右着我们对造型艺术及相关方面的基本价值判断。譬如在中国美协举办的研讨会座谈会上,著名美术理论家们比较好地坚持学术标准,做到了既肯定成绩,又提出问题和建议,逐渐形成良好的学术批评氛围。然而,由于思想理论建设缺乏全面的、普遍性的、持久的开展与推动,由于对关系价值观建设的文化立场、价值取向、公共价值、价值结构、价值表述等基本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美术批评作为评价价值的思想实践受到市场的干扰,使得美术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既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基础,又缺乏切实的实践条件支持。

由于核心价值观缺失,也就难以形成清晰、系统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形态。美术批评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者,在不同层面上有时陷于立场游移、取向不定、言辞闪烁、自说自话的失语失信状态。

3. 精品力作缺少

   当下美术创作自由活跃,风格形式丰富多样,表现技巧大幅提高,制作水准精致上乘,作品数量也是惊人的多。然而,真正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却是凤毛麟角。这是存在多年的老问题,如今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一些美术家热衷于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实或沉溺于图像本身的形式趣味以及表现技巧,已经成为当下多元化创作的一种状态。但是,以对生活现象作合乎社会理想和主流价值取向的分析、概括和判断,明显不足,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缺失太久,缺乏人文理想以及写意精神与能力。作品由此空洞化、浅表化、符号化,显得委靡琐屑、苍白无力,缺乏精神充盈的明媚豁朗、刚健正大的美学气质。

4. 部分美术展览有失把握

   美术展览的整体活跃繁荣背后,也存在着部分展览仓促筹备、草率举办的问题。有些展览只用一两个月的筹备期,自然难入上乘之流。尽管近年来好展览不断涌现,策展经验也在增多,但因为许多新增展馆的出现,策展人缺乏策展经验和认真态度,以致低水平展览的比例也在加大。某些展览虽名头响亮却东拼西凑、劣作满处,令人不忍卒睹。一些赴外展览,缺乏专业把关,场地条件较差,影响国家形象。

5. 商业化侵蚀严重

   商业化侵蚀在美术领域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美术活动在得到市场有力支持的同时,也越来越被市场力量所左右。受商业化影响,有的美术家在创作上只是逢迎不加坚守,只问金钱不讲格调,只求经济效益不计社会影响,这种情形令人担忧。如今,举办展览请到的领导职位越高、数量越多就越是有关系商业利益的新闻效应,配套的研讨会也变成了“炒作会”。某些艺术评选评奖成为商业选秀、提高商业品牌效应的手段,让资本包装成暴富的明星艺术家和在拍卖会上自我炒作也都成了多见的“美术活动”。

6.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失度

   文化产业园区存在建设失度以致泛滥的问题。目前全国已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计 1216 个,但有的匆匆上马,没有产业基础。很多不具备产业基础的地方甚至县级城市都有多个产业园区,且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地方纷纷上马的所谓“文化” 或“动漫”产业园区,将面临某些部门官员权力寻租的风险。

7. 艺术品市场失范

   市场迅猛发展的同时,艺术品市场依然存在发展不均衡、交易诚信缺失、制假贩假普遍、无序竞争严重、定价机制缺乏、行业协调薄弱、管理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等问题,以致影响市场稳定和持续繁荣。基于艺术品市场的现状,迫切需要建立符合艺术品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管理制度、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评估鉴定制度等,形成规范良好的艺术品市场新秩序。

8. 知识产权和著作权保护问题突出

“   摄影家薛华克诉油画家燕娅娅涉嫌抄袭”、“画家赵建成状告拍卖公司拍卖假画案”、“张晓刚微博打假”、“史国良邮箱打假”、“画家杨之光发现的 42 幅赝品,涉及 17 家拍卖行”……2012 年里,美术界不断曝出美术作品被抄袭、被复制、被篡改的消息和案例,知识产权、著作权保护问题突出。如不少报刊不经授权,便转载或摘编美术理论家的文章。如何进一步完善著作权等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我国文化市场不断完善,实现对美术家合法权益更加全面的保护,值得各界关注和探讨。

五、趋势与建议

1. 总体发展趋势

    综观 2012 年的基本面貌,中国美术发展所呈现的总体趋势可以概括为“返本开新”―遵循中华文化的本根,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和未来,开拓创新。这是包蕴回顾与前瞻、挑战和应战、沉静与激越的张力,执著现实目标和理想信念,充满决心和信心,各方协力、努力向前的生气勃勃的发展趋势。

 辨析梳理,中国美术发展的总体趋势中交汇着三种基本态势。

 (1)主流稳健

    在中国现代文化格局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形态的造型艺术一直作为美术的核心与主体,代表着中国美术创作生产体系的主流方面,是社会主旋律的主要载体。它们的状况始终反映着美术事业的基本面貌,提示着美术发展的整体运势。

    2012 年 , 美术创作生产体系的主流方面呈现出一种稳健的态势。结合近些年的语境加以解读,这种态势非常可喜。其现实状况是:主流美术创作表现出关注现实生活、深究艺术本体的取向,对于主旋律的表现呈现出艺术多样性追求,而非仅流于题材和技术层面,艺术语言褪去了许多的浮躁色彩;美术家的创作心态趋于沉稳冷静,对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有更加切合艺术属性的认识;理论研究在梳理历史、总结经验、接续文脉、论评现实方面,呈现出平和的态度和从容的姿态,从学术性定位出发,对近年来因西化理论视角和话语阐释所忽略所误读的中华艺术精神,进行发掘和矫正,不断增进文化的自觉诉求。管理协调、展示传播主流美术的相关工作系统,也表现出相应的趋稳性,功效见深见实。即如今年的一些大型的纪念性、献礼性美术活动,其重心和亮点考虑已从一般性的应景、造势转向同时结合当下理论与实践问题 , 关注现实需求,并切实推进常态建设,显示了一种强基固本的价值,, 取向和机制引导。在美术创作及理论生产体系中,主流方面的这些稳健性因素的呈现,对于影响和带动中国美术全面健康发展,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2)边缘突起

   长期以来,受现代美术观特定视阈的限制,一些切合中华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活需要、和民众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本土造型艺术,如传统工艺美术、民间美术等,一直处于美术创作生产体系的边缘,甚或被完全地排除在外。这些年随文化自觉的增进,国家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些本土造型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空前的关注。今年的一系列活动和事件,如文化部等 16 个相关部委共同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中国美协艺委会与辽源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民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画展览”、由文化部和西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举办的“2012 中国西藏唐卡艺术展”以及中国美协成立工艺美术委员会等,都显示了本土造型艺术摆脱边缘性的突起之势。

    另外,同样呈现边缘突起之势的,还涉及作为青年亚文化主体的年轻美术家群体,以及处于文化地理边缘的西部地区的美术创作,包括打造地方画派的一些努力。

 (3)前沿调整

    自改革开放以来,集中体现艺术实验性探索实践的“前沿”,其针对性定位于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乃至美术体制等的质疑,在质疑对象依然有强大现实基础的时段里,由种种实验艺术构成的前沿和文化现实之间存在种种复杂的张力,一些实验艺术甚至以保持和强化这种张力,视为确立自身价值的规定性。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支持原先针对性的现实基础发生变化,前沿调整的策略便应运而生。以 2010 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的成立、2011 年 4 月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的成立和中国美术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的举办、2012 年四川美院将“行为艺术”等实验性探索纳入教学为标志,实验艺术创作开始以“形式化的张力保持”步入新的发展轨道。这种主动调整显示了一种不想再受外力牵引,而力求回到自主状态、回到艺术本身的觉悟。这种调整显然是顺应时代之变,其融入文化建设主流的取向和姿态,虽然各方解读不同,但有效地消解着那些投机心或盲从性明显的泛滥效仿的创作。2012 年,实验艺术的这种调整努力愈加显著。

    前沿的调整策略,在“跨界”的“科学艺术”那里表现得更为明显、更为彻底。这些实验艺术将观念表现诉诸颖异奇幻的科技化形式,并引入互动性,以至其传达意图完全转化为声光化电的娱乐趣味。

 2. 未来工作建议

    面向未来,我们应该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把中国美术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根本地联系起来,把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转化为美术领域的具体实践。我们应该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进文化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树立艺术评价标准,定位和把握中国美术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性质、功能、形态和发展诉求,弘扬中华艺术传统,借鉴国外优秀艺术成果,彰显中国美术的独特价值,培育良好美术生态,践行“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美术发展道路,提升中国美术在世界艺术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1)多方协同运力 , 大力推动美术核心价值观建设

    美术核心价值观建设是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方协同,综合运力。建议一方面有组织地持续开展学术讨论、批评争鸣和专项课题研究,力求从理论上理清阐明,在思想上形成共识;一方面整饬管理机制和资源,形成合力,在政府主办的各种公益性美术活动和主流媒体传播活动中,坚持标准,彰显取向,强化引领作用。鉴于市场的影响力,在民间资本尚未形成价值共识的情形下,建议国家资本通过基金会赞助、博物馆收藏、画廊代理和拍卖行拍卖等各种方式,大力举荐、推介、传扬切合主流价值取向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美术批评是建设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和鼓励美术批评,通过特约撰稿、提高酬金、设立批评基金或专项奖金等手段为批评家创造优厚条件,同时通过切实支持专业媒体为开展批评实践提供工作平台和理论阵地。

 (2)各种措施并举 , 促进主流美术创作实践和前沿艺术探索

   为摆脱市场资本对美术创作生产的控制 , 进一步发挥主流美术创作实践的主导作用,可建立“美术创作基金”和“美术展览基金”,资助德艺双馨的美术家进行有导向意义的创作和展览。同时,建议推行“艺术家工作坊计划”,帮助优秀艺术家在社会情境中提高各方面全面素质,增强开展社会教育和社会公关以及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建议设立“中国中青年美术家国内研修项目”或“中国中青年国内传统艺术研修项目”。还建议设立一年一度的“中国造型艺术奖”,打破按媒材划分门类的传统评奖方式,奖励跨界创新和前沿艺术实验。

(3)把传统工艺美术纳入文化体系,鼓励自主的民间美术创作

   传统工艺美术家是创造传统手工艺术的艺术家,传统工艺美术品的核心价值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审美价值。为此,建议政府从文化发展战略角度考虑,将传统工艺美术整体纳入文化系统进行管理,提升工艺美术家作为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角色认同,提高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水平和精神品格。同时,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扶持乡村农民和城市市民,凭借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技艺,因地制宜地进行兼顾实用和审美的手工艺创作。

   建议结合传统节日及各种民俗活动,鼓励广大民众自发开展民间美术创作活动,尊重民间文化发展规律和民众自主艺术创造的文化权益,发挥民间美术在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全民文化自觉方面的独特而强大的作用。

(4)拓展美术教育方式,弥补美术学科人才培养的缺项弱项

    建议在部分美术院校进行教育制度、教学理念和学科建设的改革试验,将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方式和“师徒相传”技艺传授方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大力开展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切合中华美术特性和规律的美术教育;弥补缺失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在中国画方面尤其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中国艺术土壤的培育,通过文学、诗词等教育,提升美术家的人文理想,人格理想,会同加强书法、篆刻等传统美术教育,提升民族精神和写意精神。

   建议重视和加强美术院校艺术史与艺术批评学科的建设,探索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教育的新模式,为中国美术理论研究的繁荣与推进培养后继力量,从人才建设入手切实改变美术理论领域的薄弱状态。

    建议扩大“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计划”的规模,尤其鼓励更多在全国性大展获奖的优秀艺术家以及在美术理论研究已有一定成果的优秀青年理论家走出去,让他们在国际环境中思考艺术发展问题,增进国际同行间的艺术与学术交流。

 (5)树立中国美术表率 , 全方位传播中国美术 , 培育中国美术的世界影响力

    建议政府通过对外文化教育、交流、援助项目以及向海外赠送图书、杂志、画册、录像带或幻灯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覆盖全球的信息传播体系;通过举办博览会、展览、评选、提名和颁奖活动;通过基金会赞助、博物馆收藏、画廊代理和拍卖行拍卖等各种方式,在世界范围大力荐举、推崇、传扬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追求卓越艺术家,使他们加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艺术大师”。进而,将他们的艺术创造力、艺术成果与国家社会力量汇聚整合,在文化形态结构高端和文化产业链上游,建树真正代表中华文化精神、中国国家形象和利益并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艺术品牌。

 (6)加强市场管理制度、配套政策和人才队伍建设,形成艺术品市场新秩序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尽早出台《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加快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管理制度、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评估鉴定制度等一系列艺术品市场管理制度的建设步伐;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在税收、保险、运输等各方面提供统筹兼顾的政策支持,共同推动规范良好的艺术品市场新秩序的形成。同时,建议重视和加强艺术市场专业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培养一大批既有良好业务素质和艺术修养又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既能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又能兼顾政治、文化等其他社会利益的优秀人才。

 六、活动与交流

2012 年,中国美术界活动丰富、交流频繁,呈现出高度的繁荣与活跃。

1. 美术创作活动

主题性美术创作和写生创作,可谓2012年美术创作活动的突出主题。, , 

    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主办,中国美协承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于 6 月在四川召开动员大会,11 月至 12 月中旬申报草图结束,12 月下旬在北京举行草图评选工作会。以 这些活动为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正式开始实施。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的另一重大工程―由文化部、财政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国家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也于今年立项并在 10 月举行了专家论证会。这些分别表现文明历史和当代发展现实的大型创作工程,既能打造精品又能造就人才,意义十分重大。

    年初,中国美协启动“纪念《讲话》发表 70 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系列写生创作活动,先后组织了 5 个批次的美术家采风写生团,并召开了 3 次创作研讨会。为筹备“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还组织美术家分三次赴内蒙古写生。全国各地方美协、美术机构、美术院校和军队系统也纷纷组织美术家深入基层采风写生,如“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写生活动”、“走进延安―中国百名画家写生创作”、“走进西南”、“走进太行”等等,一时间美术界掀起了“走出画室,到人民中去”的写生创作热潮。通过走基层、访群众,美术家收集众多创作素材,创作了大量有生活有感触的清新之作。

2. 大型展览活动

    今年 5 月份,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和文化部先后在北京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 70 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 70周年美术作品展”。这两个大型纪念性展览,以一系列优秀作品提示了人民生活和美术创作的密切关系,对当代美术创作问题有鲜明的针对性。5 月至 6 月期间,全国各地各专业机构或美术团体,也先后举办了一系列有规模有特色的美术展览,以纪念《讲话》发表 70 周年。这些展览中,“同在蓝天下―为农民工塑像中国画主题创作展”、“中国版画进万家”系列展览和主题活动、“生活・源泉”上海写生作品展、“百花・沃土”浙江省美术作品展、“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等尤其引人注目。

    2012 年的各种制度性展览中,“双年展”可谓遍地开花,其中既有“中国油画双年展”、“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第二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等老牌的,也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等新晋的。其他重要的制度性展览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85 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二届全军美术作品展”、“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百家金陵油画作品展”、“2012 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2 年全国工笔画展”、“第二届架上连环画 . 插图邀请展”、“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第七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第二届油画写生作品展”、“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等。

    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角度反映中国美术创作面貌的专题展,是 2012 年展览活动的一个亮点,其中除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外,还有“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油画年度展”、“新疆好 . 新疆美术作品展”、“大美青海・魅力夏都”等。这些展览的作品,艺术地展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风土民情,促进了民族团结。其他一些专题或专业性的研究展,如“中国写实画派七周年特展”、“人民・人民―黄土画派作品展”、“春蕴京华―京派画家花鸟画精品展”、“岭南画派世纪经典作品展”、“国博百年―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关山月美术馆建馆 15 周年系列活动”、“雕塑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回顾展”、“南京艺术学院 100年校庆系列活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00 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融汇 . 拓新―海外归国艺术家绘画作品展”等,通过相关作品的展览,生动地展现了画派、机构、院校的发展历史和艺术成就。

    2012年美术界为百年来最重要一些艺术家举办了纪念展和回顾展,如江丰、华君武、力群、李叔同、张怀江、陈大羽、张光宇、丰子恺、宋文治、关山月、傅抱石、何香凝、石鲁、黄宾虹、孙宗慰、李可染、白雪石、庞薰�l、吕斯百、黎雄才、启功、钱松�恰⑴私e兹、黄苗子、蒋兆和、刘海栗、张书�绲取U估劳ü�文献和作品缅怀逝者,评价他们的卓越贡献,引发人们在回望中认识新中国美术道路。

3. 美术研究和教育活动

    文化自觉要求所产生的认识迫力,推动了美术史论尤其梳理性历史研究的开展。今年,文化部艺术司分别和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共建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和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等专门性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是文化部“国家美术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部为进一步加强美术研究及理论建设、积极推动美术事业全面发展、努力建构和完善健康的艺术研究生态而开展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课题招标工作以及“当代老美术家艺术档案数据库”等整理百年来重要艺术家资料的专项工作已在进行之中。中央文史馆调研组还就“中国画的传承与保护”课题,赴各地展开调研。

    由潘公凯领衔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及《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等系列专著文集的出版,是 2012 年的重要学术成果,在美术界引起反响和讨论。一些关于 20世纪中国美术的重要研究成果也相继问世,如《中国20世纪 50 年代中苏美术文献系列丛书》、《美术观察学术文丛》、《徐悲鸿艺术档案》、《20 世纪中国美术纪年》、《20世纪中国画史》、《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国先锋艺术 1978―2008》等等。尽管这些著作因立场、方法以及所掌握资料的不同而有见解之异,但于文化自觉的深化却是必要的。

    一年里,学术研讨也很活跃,除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办的“美术理论与文化强国”大型学术研讨活动外,各美术机构、院校或专业媒体也举办了各种主题和规模形式的学术研讨会,如“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全国美术教育研讨会”、“卷轴绘画保存修复学术研讨会”等。全国各主要美术院校也在美术史、艺术教育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举办了“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2012 国际美术学院院长网络年会”、“美育十问―与国际美术学院院长面对面”等学术活动。

4. 美术交流活动

   2012 年,中国美术界积极开展“请进来”或“走出去”的中外美术交流活动。

    规模盛大的“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和“2012 中国室内设计周”分别在北京举行,前者展出来自 84 个国家的700 余件作品,后者包括“第九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第三届中国国际陈设艺术双年展”、“中国室内设计高峰论坛”、“中国室内设计颁奖盛典”等众多交流项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还有首届“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第六届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双年展作品展”,“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国际少年儿童书画双年展”、“上海国际版画展”、“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城市雕塑大展”,以及中国美术史方面的“明代浙派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吴门画派研讨会”、“图像与艺术史国际研讨会”、“云林宗脉―明末清初新安派学术研讨会”、“中国南京‘图像与表演’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其他的交流活动。

    一年里,“请进来”的外国展览也很多,如“现实的幻象―2012 米罗版画作品特展”、“从马列维奇到康定斯基―欧洲的构成主义”作品展、“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走向现代―英国美术 300 年展”、“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电厂: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安德鲁・怀斯”、“创意城市・2012 伦敦美术大展”暨“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北京特邀展等。这些展览不仅开阔了国人的眼界,更为美术家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许多被国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的中国艺术珍品,也随“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等书画珍品展”、“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等“请进来”的展览回到祖国,使广大爱好者和研究者有机会近距离观摩、欣赏它们。这些艺术珍品能够在国内展出,也反映出国内美术馆、博物馆在硬件以及运输、展示和保护条件等软实力方面的提升。

   2012年,中国美术以人员出访或到国外举办展览等各种方式大步“走出去”。如中国美协派遣近百人次的美术家赴法国、葡萄牙、瑞士、德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考察交流、写生创作。一年里,各机构主办了为数众多的出国展览,如“新中国版画展览”( 古巴 )、“2012 中国油画艺术展”(英国)、“半边天―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美国)、“万里江山―中国美术馆藏 20 世纪中国山水画精品展”(日本)、“写意中国”(美国),“文心铸魂”(意大利)、“中国印的世界”(英国),以及作为德国“中国文化年”重要艺术活动的“大道之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

 5. 美术人才队伍建设

    汇聚全国优秀美术人才的中国美协一直重视队伍建设,据 2012年重新登记后的统计数据,中国美协总在册会员人数共 12637 人,其中女会员 1303 人,占 11.3%;会员年龄结构为:35 岁以下 219人, 占 1.9%,35-55 岁 4125 人, 占 35.8%,55-70岁 3781 人,占32.8%,70 岁以上 3397 人,占 29.5%;会员学历及职称结构为:大 学本科 5777 人,占 50.1%,研究生 1136 人,占 9.9%,大专 2670 人,占 23.2%;会员职称结构为:中级职称 2300 人,占 20%,高级职称1135 人,占 9.9%;会员党派结构为:中共党员 4407 人,占 38.2%,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 7115 人占 61.8 %;其他类别中,少数民族会员 666 人,占 5.8 %;民营、个体会员 370 人,占 3.2%;港澳会员 25 人,占 0.2%。

    2012 年有不少通过设立奖项、扶持计划激励和培养青年艺术人才的举措。如中国艺术研究院推出了“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并进行了年度评选;中国美协持续实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 和“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训发展计划”。此外,“清新―2012全国五大美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汇展”、“首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千里之行”展览等诸多着力扶持青年艺术人才的活动。

 6. 美术惠民活动

    为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文化部于 2012 年 8 月至11 月推出包括“民俗传承”、“经典回眸”、“大师风采”、“当代撷英”四个部分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并由全国28 个国有美术馆在各地陆续举办“大器‘玩’成―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玩具精品展”、“活泉映照―浙江美术馆藏品展”、“大漆之美―福建省美术馆馆藏漆画精品展”等展览。其中关山月美术馆的 “山月丹青:纪念关山月诞辰 100 周年艺术展巡展”、何香凝美术馆的“何香凝艺术精品陈列展”和刘海粟美术馆的“沧海一粟―刘海粟作品陈列展”,尤其引人注目。展出季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全国美术馆收藏研究工作和对当代美术创作的引导,提升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发挥馆藏优秀美术资源的美育惠民作用,起到了切实的推动。

   2012 年,中国美协及所属会员单位积极开展美术惠民活动,组织美术家深入工厂、农村、学校、部队和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慰问, “送欢乐、下基层”的活动开展得形式多样。

 7. 市场管理和维权活动

   目前文化部门正在研究起草《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拟建立符合艺术品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管理制度、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评估鉴定制度等,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尽快将草案报国务院法制办审议。

    为加大对制假贩假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经营环境,国家版权局组织召开“打击假冒他人署名书画作品行为工作座谈会”,并联合“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文化部、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等相关部门及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单位,联合查办扰乱书画市场秩序的大要案,严厉打击假冒他人署名书画作品的违法行为。为维护书画著作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良好的艺术品市场新 秩序,中国美协维权办配合中国文联进行全国维权调查,赴数省市做调研,并与日本、美国同行进行会谈,学习国际维权经验。

七、获奖情况

奖项名称 主办方 具体项目 获奖作品 获奖作者
“第二届中 国美术奖” 中国文联、 中国美协 “终身成就 奖”   方增先、孙其峰、 杨之光、李焕民、 侯一民、詹建俊
“第十届造 型表演艺术 成就奖” 中国文联 “造型艺术 奖”   叶毓山、伍必端、 刘勃舒、肖峰、 周令钊、孟昭瑞、 彭一刚
“第八届文 艺评论奖” 中国文联 文章类一等 奖 《开创人类艺术史的新篇 章―中国共产党对于建立 与发展人类新型艺术形态的 探索》、《试论1949 年以来中 国美术体制的发展与管理的 变迁》 尚辉、余丁
著作类二等 奖 《民国美术先锋―决澜社 艺术家群像》、《中国艺术 品市场批评概论》 藏杰、贾杲
著作类二等 奖 《而立, 未立: 中国平面设 计三十年》、《构建,必须 立足本土美术的主体价值形 象》、《略论西藏当代绘画 艺术的基本特征》、《“长 安画派”绘画思想研究》 祝帅、邱正伦、 熊永松、屈健
亚洲最具影 响力―可 持续发展特 别奖、亚洲 最具影响 力―环境 设计银奖 中国美协、 环境艺委会   “为西部农民土窑洞改造设 计”四校联合公益设计项目  
“ 2 0 1 2 北 京国际设计 周年度设计 奖提名奖” 教育部、科 技部、文化 部、北京市 人民政府   “设计教育 奖”   清华大学美术学 院
“经典设计 奖”提名 “青藏铁路”、“神舟九号 飞船内部设计”  
“设计教育 奖”提名   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传播 奖”提名   新浪网、中央电 视台财经频道
“设计促进 奖”提名   北京工业设计促 进中心、深圳平 面设计协会、香 港设计营商周
“设计应用 奖”提名 “北京大栅栏”、“小米手机”、 “苏州博物馆”、“北京奥林 匹克中心区”、“上海新天地”、 “成都宽窄巷子”、“迁安三 里河生态走廊”、“秦皇岛青 少年营地”、“宇通‘小钢侠’ 校车”、“上海世博园浦西区”  
“全国五一 劳动奖” 全国总工会 “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 剪纸艺术 叶梅
德国“红点 奖” (Red Dot Design Award) Design Zentrum Nordrhein Westfalen “ 2 0 1 2 年 红点传播设 计大奖” 中国古典家具 彦风
纪念美国 国务院使 馆艺术办 公室(Art in Embassies) 成立五十周 年 美国国务院 “国际文化 交流杰出贡 献奖”   蔡国强
“普利兹克 奖” 美国普利 兹克家族 凯悦基金 会( H y a t t Foundation) “普利兹克 建筑奖”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美 术馆等作品 王澍

 

    2012 年1-12 月期刊:《美术》、《美术观察》、《世界美术》、《美术研究》、《美术家通讯》、《美术文献》、《东方艺术》、《艺术财经》、《画刊》、《文艺研究》等。
    2012 年1-12 月报纸:《美术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艺报》、《中华书画报》等。
数据来源:
    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文化部官网、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中国艺术研
究院官网、中央美院官网、中国美院官网、四川美院官网、雅昌艺术网、艺术中国网、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中央美院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雅昌艺术品市场监测中心、芭莎艺术《2011-2012 中国画廊调查报告》等。
报告主持人:吴长江
报告负责人:张旭光
首席专家  :吕品田
撰  稿  :吕品田 张旭光 吴涛毅 梅启林 杨 萍 赵 昆
审  阅  :刘大为 王明明 韦尔申 冯 远 许 江 许钦松
杨晓阳 吴长江 何家英 范迪安 罗中立 施大畏
黄格胜 曾成钢 潘公凯 张旭光 陶 勤
终审专家  :邵大箴 薛永年

  

 

12 2022-05

 

我要 分享

 

 

本文 作者

 

相关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