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三平台注册_刘新惠:书法的鉴赏与投资
编者按:4月23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二十一讲邀请刘新惠先生主讲书法艺术。刘新惠先生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书法篆刻创作及艺术品市场理论研究等领域多有涉及,并主持了全国性艺术拍卖近千场。
在中国各类艺术品中,书法的文化价值非常重要。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由国家出资购买的艺术品主要都是书法,绘画极少。书法之所以比绘画重要,我觉得其中有它规律性的因素在发挥着稳定的作用。所谓的书画市场就是以书法作为根本的,而书法本身是整个中华文明传承过程中最具标志性的载体。中国的文字可以说是集合了先人所有的智慧和灵感才创造出来的。而文字越发达,书法越发展,民族的文化发展程度相对来说也就越高。我们常说晋人尚韵,王羲之的字,写的是韵味;而到了唐代,尚法,法度森严;宋人尚意,写意,一幅字就像一幅小山水画。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书法,或者说书风,都是那个时代心灵的写照。只有书法才能够把中国人的内心和精神气质表现出来,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如果看不懂中国的书法,就不可能了解中国绘画,也就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中国艺术品中所包含的线条的艺术。
如何看懂书法?如何通过书法来了解书画?我们的方法就是“向经典要智慧”,从经典的作品当中要方法。因为所有的标准和方法都在经典的作品当中。经者,恒久之道也。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带“经”字的,在历史的纵线上都有它浓重的一笔,比如《诗经》、《心经》。《心经》短短260个字,字字箴言。
什么是好字?
唐孙过庭《书谱》提出“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这是指楷书。所谓点画,即点、横、竖、撇、那、横、折、竖、弯、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永字八法”。同样是一个点,点的方式不一样,直接导致了性格的不一样。颜字在写点的时候入木三分,吃进去了;柳字则像钉钉子一样钉在那儿了;褚字的点则尤如天女散花,从空中完成这个动作。看一幅楷书好不好,就是看点画精致不精致,准确不准确。
而“使转为性情”,说的是怎么拐弯,拐弯的方式不一样决定了一个字的精神气质。所谓使转,就是节奏。潘家园古玩市场经常卖假冒启功先生的字,为什么能够一眼看出来是假的呢?道理很简单,点画的笔墨节奏变了。启先生写这一点的时候是怎么完成空中动作,怎么落在纸上,什么时候起,用多大的劲,这一系列不定量的动作,如果不是书法家本人,就无法清晰地去表现这种轻重缓急,节奏是跟不上的。
和楷书相反,好的草书的标准是“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因为草书是靠流动的线和流畅的笔法来体现形质,真正的草书是最见性情的;而天下所有的草书都是点画极其清楚的,就像楷书一样,没有不清楚的地方。看怀素的《自叙帖》,如果把其中的线都去掉,会发现没有一个含混的点,形质上的东西非常清晰。好的草书就如同抽丝剥茧,所有的字都可以从最后一笔回溯到第一笔,就像一件好毛衣,拆了,拆到最初的那一针就成为一个毛线团,也就是说,所有的线全部是好线,而剩下的其实就是点缀的点和拐弯。怀素的拐弯有时候斩钉截铁,非常清晰。草书中使转的线必须够质量。中国当代的画家里,黄宾虹很厉害,因为他的字写得好。
楷书到明代以后就没有大家了,而草书是所有书法形式中最难的,能写好草书的人极少。像赵孟�\,也就写行楷书,写不了草书。真正写草书的高手,像黄庭坚,是宋朝书法能力最强的一个人。怀素的大草、小草、楷书都写得好。想要真正领会草书大家的作品其实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好字,泛指行楷,行楷写得不错,就是大家了。往往写隶书成名成家的多,是因为隶书是把楷书、篆书的一些笔法放在其中,书写过程中更能表现出自己的心情。清代的邓石如、郑谷口,现代的刘炳森,都是写隶书。到明末清初王铎以后,草书大家基本上就划上了一个句号。
总的来说,看草书就看点画在不在,使转线条是否够质量;看楷书就看结构是否高级,点画是否经得起推敲。
如何判断一件书法作品的价值
我们可以从书法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绘画,从中国的书画可以看懂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简单来说,判断一件书法作品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历史价值,也就是看在书法史上是否有这个人的名号。说白了,字画字画就是名家字画,没有名号的再好也没有用。唐宋八大家我们不太容易碰到,元四家、明四家、清六家,再加上四僧、扬州八怪,中国书法史,包括绘画史上的留下的就是这些人,没有更多了。如果想保值、增值,想从经典中学习和挖掘智慧,就从这些人的作品当中来。买不了大的,可以买小的;买不了代表作,也要买一件真的。这样,无论今天是花了多大的价钱买的,未来的人会接受这个价格和价值。
二是文化价值,也就是看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是否有传承性的功能。为什么王羲之重要?虽然他没有留下来一件真迹,但在他之前,书法的功能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比如写信,只有到了他这个时候,才把书法变成了一种艺术形式。而在他之后又出现了无数的书法家。而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说,王羲之把中国的行书发展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他的伟大在于先驱性。
好的艺术品,第一眼看去不见得是最好的,甚至可能不觉得它有多好,但是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沉淀,会感觉越来越好。就像喝好茶一样,回甘非常好,好的艺术品也是如此。王羲之的兰亭序,虽然是勾摹本,但是里面没有一笔是重复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永”字的第一点跟天下所有的点法都不一样,孙过庭形容“有如高峰之坠石”,力度之强,有往下压的感觉。但是永字的第二笔的一小横绝不歪,这是很多人练一辈子字都练不出来的。“永”字写完以后非常正,把准备往下落的石头的点一下子顶起来了,这个点和“永”字是在非常正的一条线上。“永”字最后的一捺,跟后来的所有的行书都不一样,这一捺是用隶书的方法来写的,很肥厚,一下子就把这个字托起来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王羲之写这个字的时候想了吗?没有。如果他想了,就写不出来。所以通篇20个“之”字没有一个是重复的。千字一面不可能是好字。好的作品没有败笔。如果在一个历时留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中发现败笔,那一定是假的。
三是投资价值。从历史、文化、艺术的角度和收藏、市场、投资的角度综合、联系、发展地看待问题,就能够少走很多的弯路,避免进入许多误区。
何为一流?
一流的艺术家首先要有绝对的艺术水准。无论是石涛、八大山人,还是齐白石、张大千,他们在技法上都是过硬的、无懈可击的。
中国的画家首先应该是书法家。如果书法不过关,那他的画无论今天卖多贵,未来都没有机会。从历朝历代来看,所有的大画家首先都是大书法家,比如赵孟�\、“元四家”中的倪瓒。“明四家”中,仇英如果不会写字,笔头不可能那么狠烈。仇英的人物画非常尖利,力度极大。这种技法后来基本失传了,傅抱石借鉴了一点,在画高山峻岭的时候把人物有意识地压地很小,但是神采不涣散,诀窍就是山水致广大,人物尽精微。
判断一个艺术家是不是一流,要看他是不是有一流的清晰的艺术语言。齐白石的画雅俗共赏,大白菜、芭蕉叶是用大色块、大构图,但是画小螳螂、小鸟又非常仔细,大的时候可以大刀阔斧,小的时候毫厘毕见,同时具备写意和工笔两种能力。这就是功力。毕加索画一个女人体的脊背,一个线条简单的起伏包含了巨大的生命能量,没有超凡的功力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毕加索拿彩色的玻璃拼出人物画,用简单的材料信手拈来,达到不可思议的艺术效果,靠的就是强大的空间、色彩、造型能力。
伟大的艺术家的作品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思想性。在这一点上,很多现代的画家可以是优秀的艺术家,但不是伟大的艺术家。中国20世纪,伟大的艺术家只有两个半。一个是蒋兆和,他画的《流民图》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疾苦。一个是周思聪,他画的《矿工图》把中国人民的苦难和内心的挣扎画出来了。另外半个是徐悲鸿,他画了《愚公移山》。现在艺术品市场中有很多绘画都是优秀的作品,但绝不是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是不能简单地以价格来衡量的。艺术品的思想性决定了它未来诸多演变形式的深度、高度和广度。我们看一件作品,首先要看它地历史价值,看它在历史的长河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否反映社会、反映国家、反映民族、反映人民。
再者,艺术的表现力也是考量艺术家的重要因素。一件艺术作品能够给读者、观者、未来人带来的视觉和思想上的冲击力越强,艺术家就越为高超。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像氢弹,他能够以核聚变般的表现力在瞬间浓缩受众的思想和情感。好的艺术品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凝聚能力和辐射能力。“明四家”,文沈仇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一起交往,相互影响,最终每人都达到了别人无可替代的高度。
这种艺术的表现力还体现在艺术家的天赋、性格、学识上。现代人的心性和古人堪称天壤之别。和古人越接近,就越能感到现代人的浮华,欲望太多,放不下,天赋就发挥不出来。艺术最终是一种人格的修炼。中国所有的艺术最后靠什么分出高下?是境界。
一流艺术家还要有完整的学术思想,以此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将来吴冠中的作品会非常贵。吴冠中有自己的完整的学术表现手法,更有完整的学术理论体系,而且这个体系和他的作品是相映成趣、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互为依托的。
提问环节
提问:您如何评价于右任的书法成就?
刘新惠:于右任被称为“当代草圣”,首创标准草书,在草书的发展上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提问: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民国至今的书法家哪些最具价值?
刘新惠:我觉得第一个值得投资的是弘一法师。他是中国近百年以来最重要的文化名人,具备社会、文化、历史、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文化内涵丰富,作品流传广泛。另外一位是林散之先生,他的作品虽然风格相对简单,但他的草书在水墨的应用和章法、笔法的应用上说,我觉得是近现代以来最有成就的。
提问:您对郑孝胥的书法怎么看?
刘新惠:郑孝胥是近代著名书法家,以擅长行书著称。他的行书有点米芾的感觉。但是他的问题在于千字一面,太相似了。一流的艺术家应该能以同样的内容写出不同的感觉。
文物天地